111-02-10 |
在南海使用13C及14C測量海洋基礎生產力的差異(112年班賴承煬) |
 |
110-12-26 |
強烈東北季風對南海北部微型浮游植物生產量及藻屬之衝擊(112年班黃威冀、范寧) |
 |
109-10-17 |
從茶葉中萃取咖啡因 及其檢量線之繪製(111年班呂昀璇、賈淯琇、黃亮鈞、吳晟安 ) |
 |
109-05-05 |
南海實測愈遙測表水葉綠素之關係(109年班蔡佳妏) |
 |
109-03-03 |
儀器監測與實際測量之誤差(110年班:彭靖峰) |
 |
109-03-01 |
自然界擾動現象在南海對微型浮游藻類分佈之影響 (蔡元宏、呂昀璇)) |
 |
109-03-01 |
碳酸鈣殼體對海水pH值的影響(110年班宋立瀧、林哲萱) |
 |
108-05-08 |
微風發電計畫書(108年班林巧玲、鄧厚祥、吳閩訓) |
 |
108-05-08 |
液態裝甲之分子模擬研究海報(108年班 方昌一、盧秉宏) |
 |
108-05-08 |
微型風力發電機海報(108年班林巧玲、鄧厚祥、吳閩訓) |
 |
108-05-08 |
微型風力發電機簡報(108年班林巧玲、鄧厚祥、吳閩訓) |
 |
108-05-07 |
無人車環境繪製海報(108年班潘錫威、林軾遠、王貫倫) |
 |
108-05-07 |
無人車設計規劃書(108年班 潘錫威、林軾遠、王貫倫) |
 |
107-05-09 |
全氟磺酸之質子傳遞分子動力學模擬(107年班董力維、吳柏皚) |
 |
107-05-09 |
LCS濱海級戰鬥艦(107年班潘恩、鄭堯夫) |
 |
107-05-09 |
21世紀新型戰艦(107年班沈佳駿、江文舫) |
 |
107-05-08 |
南海北部內波對矽藻數量的影響(107年班酆政賢、曾小容) |
 |
107-05-08 |
時間序列測站長時間觀測混合層深度變化(107年班胡顯憶、鍾繼輝) |
 |
107-03-01 |
長時間觀測之表層水溫變化(107年班邱煒哲、江宇承) |
 |
107-02-08 |
21世紀新型戰艦(107年班黃健薪、王啟軒、秦裕翔) |
 |
106-09-26 |
利用聲學模式探究台灣西部淺水海域之聲納效能(107年班林子為、盧千慈、楊喻婷、 鄭偉文) |
 |
106-09-26 |
文獻探討:由歷史登陸戰役探討傳統戰役評估方法(107年班陳泊宏、曾宏泰) |
 |
106-05-09 |
以不同萃取方式利用高效液相層析儀測定不同種類之甘草酸含量
(106年班龔猷皓) |
 |
106-05-09 |
以柑橘類萃取物淨化油汙之研究結果
(106年班陳法有) |
 |
106-05-09 |
金魚藻於金屬環境之生長率及淨化水質之能力
(106年班吳心慈) |
 |
106-05-09 |
魚雷攻擊水面目標之分析
(106年班石俊泰、黃小錞、傅紹華、林怡馨、黃郁文)
|
 |
106-05-09 |
康定級防空系統效能評估
(106年班黃鸛年、楊植貴、徐唯哲、陳宥誠)
|
 |
106-05-09 |
建立數學模型分析航母戰鬥群之防空戰力
(106年班王偉民、莊逸凡、張 皓、涂浩逢、徐宏瑋)
|
 |
105-09-02 |
以模式分析替代大型機反潛搜索可行方案之效益
(106年班王昱程、劉祖嘉、双玄杰、陳宥承)
|
 |
105-05-10 |
檢測市售去光水丙酮之含量
(105年班劉志軒、吳佳蓉報告海報) |
 |
105-05-10 |
二氧化碳濃度與海平面上升之關聯
(105年班謝博旭、江明祐報告海報) |
 |
105-05-10 |
極端天氣事件對於海水中營養鹽濃度、浮游藻類多樣性及有機碳通量之影響-以颱風為例
(105年班陳彥瑀、林郁晴報告海報) |
 |
105-05-10 |
以優養化指數探討阿公店水庫水質情形(105年班梁嘉升、胡韋韶報告海報) |
 |
104-05-05 |
以時間窗口為基之防空艦火力分析性模式
(104年班鄭丞峻、丁昱瑋、許紘碩、李冠龍、張庭嘉)
|
 |
104-03-01 |
以數學模式分析柴電潛艦伏擊時之存活率
(104年班童貴麟、吳俊逸、鄭行杰、陳宇相、楊婷云)
|
 |
103-05-06 |
市面上湯圓之檢定比較
(103年班劉艾蓉、洪鈺珊、王以傑、吳忠軒、蔡閔丞、謝志鴻)
|
 |
103-03-01 |
利用HPLC檢驗糖精
(103年班張庭維、朱立懷、陳浩祐)
|
 |
103-03-01 |
利用HPLC檢驗DHC武靴葉甜菊糖成分
(103年班林宗豪、邱世憲、陳威鴻) |
 |